2023相連單位意思、印花稅與按揭注意事項全攻略
隨著樓價飛漲,單位面積變小,想住得舒適一點的買家,可能會考慮購買兩個相鄰的小單位,再將間牆打通,變成一個大單位。這種「相連單位」在按揭貸款、印花稅等方面,跟買入現成的大單位有什麼不同?如果決定入手相連單位,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?本文將為讀者解析相連單位的優缺點相連單位意思、印花稅與按揭注意事項。
在現今的房地產市場,自住者的需求已經成為主流。僅考慮”上車”和”換樓”兩種選擇的購房者,可能會發現”上車”有一定的困難,但”換樓”也不容易。尤其在面對收緊的按揭政策以及特色房源的選擇時,必須更加謹慎。因為一旦不小心,即使購買的是自住房源,也可能需要支付雙倍的印花稅(DSD)。
許多中產階級人士將”換樓”升級改善居住環境視為目標。因此,大面積的單位,甚至豪華物業,一直以來都是”換樓”市場的熱門選擇。其中,連平台、連天台、複式和相連等特色單位更是受到市場的追捧。
「原裝相連」和「自製相連」
打通兩個單位並非僅僅摧毀兩者間的牆壁那麼簡單,涉及的問題之多,並非想象中的那麼簡單。即使你能證明該牆並非結構牆或是主力牆,也並非能夠順利達成目標,還需要考慮大樓的公契、政府的土地契、消防安全條例等因素。例如,有些建築物設有環保露台,但由於早在建築初期就已經獲得了豁免地積比率的許可,所以當兩個單位打通擴建後,可能會超過地積比例的上限,因此會被拒絕。另一方面,如果改動後的單位破壞了大樓的公契,例如改變了車位的比例、影響了公共空間等,也不能隨意改動門的位置。因此,自製相連單位在開工前必須謹慎評估並預先諮詢專業意見。
然而,儘管自製相連單位存在諸多問題,但如果能遵守所有規定,無論是用於自住還是將來出售,都具有相當的吸引力。相對於自製相連單位的困難,直接購買已經完成的相連單位也是一個可行的選擇。然而,首先需要明確該相連單位的性質,一般來說,可以分為”自製相連”和”原裝相連”兩種。購買”自製相連”單位前,必須確認該單位是否已向屋宇署或土地註冊處完成入則申請,否則可能會因為違反規定而面臨法律訴訟。而”原裝相連”單位在建築完成或開發商推出時就已經是相連的,並且只有一張樓契,購買這種相連單位的風險較低。
“相連單位”是指兩個相鄰的單位,無論上下或左右,被打通形成一個單一的空間。這種單位可以進一步分類為「原裝相連」和「自製相連」。
原裝相連是開發商在推出相連單位時,已向建築物署提出打通單位的申請。這種單位在購買時只有一份樓契,與一般的獨立單位並無差異。複式單位就是一種常見的原裝相連單位。
自製相連則是業主自行將兩個獨立且相鄰的單位打通。購買這種單位時,通常會涉及兩份樓契。
相連單位有其特定的優點。比起同等面積的大單位,相連單位提供了更大的空間變動可能性。業主可以選擇是否保留額外的廚房、浴室,甚至是將兩個單位的大門合併。此外,業主也可以重新規劃各個區域,讓家人有共住的空間,同時也能保有個人的私密空間。相連單位甚至可以解決市場上缺乏5房以上分層戶的問題。
自製相連單位的步驟
若你想自製相連單位,需要考慮以下三個步驟:
查詢相關文件:檢查消防安全法規、大廈公契和政府地契的要求。這是因為打通單位可能對建築結構造成最大的改變,所以在開始之前需要確認你的計劃是否符合所有相關的法規和規定。
考慮單位結構間隔:你可能想要改變單位的間隔以使其更實用,例如打通房間或改變廚房的位置。然而,你需要注意不可以打通承重牆。
考慮單位裝修設計:由於相連單位的設計本來就是為了兩個獨立的單位,所以所有的間隔,如廁所、廚房、入口和主臥等都會重複。在裝修時,你可以根據需要拆除部分間隔。然而,這可能會使單位的開放式設計變得奇怪,例如客廳和睡房的位置可能會相隔很遠。為了使家庭間隔規劃得更好,你需要在室內設計方面下功夫,例如,通過設計風格和特色裝飾來分隔空間。
💡更多物業買賣小知識:

2023相連單位意思概述
相連單位在市場上並不常見,因此常被視為特色樓盤,其賣價通常較高。一般來說,相連單位的賣價比兩個同面積單位的總價要高出1至2成。即使在房地產市場狀況不明朗的時候,這種單位的價格和出租比率也往往高於同面積的大單位。
然而,購買相連單位也存在一些風險。對於自製相連單位,原業主在發展商的設計上進行了改動,因此買家在購買前必須確認已完成建築物署的入則申請。如果單位的改動未經入則、存在任何違法情況、或者契約不明確,則日後轉售可能會面臨法律訴訟。
這些特色單位,尤其是相連單位,提供了更多的居住空間和更大的改造可能性。然而,與此同時,也帶來了更高的購買成本和風險。因此,購房者在考慮購買這些特色單位時,必須仔細考慮其財務狀況和需求,並在了解所有可能的風險後做出決定。
樓契概述
像身份證一樣,每個單位都有一份樓契。我們先前提到,相連單位可以分為「自製相連」和「原裝相連」。主要的區別在於「自製相連」單位原本是兩個單位,因此有兩份樓契;而「原裝相連」單位可能只有一份或兩份樓契,這是因為該設計是在建築完成前由開發商所構思的。對於相連單位來說,樓契的重要性不言可喻,因為在香港的置業環境中,無論是稅賦還是按揭,一份和兩份樓契的處理方式是完全不同的。
相關內容: 2023 一文看清釘契樓、釘契意思及釘契原因
物業估價
相連單位的估價波動較大。其售價通常比兩個相同單位分開售出的價值高出10%到20%,主要根據單位的景觀、樓層和座向來定價,或者參考該屋苑和區域的交易紀錄來定價。售價較高是因為該類型單位在屋苑內的數量有限,因此「物以罕為貴」。尤其是在近年的市場狀況下,這類特色單位的每平方英尺價格和成交價屢創新高。
相連單位和大單位的比較
相連單位與大單位都有其各自的優點和缺點。相連單位通常在市場上的賣價較高,因為他們被視為特色樓盤。不僅如此,相連單位可以提供更大的彈性,因為它們是兩個獨立的樓契。相比之下,大單位的彈性較小,而且其租金和出售價格通常低於小單位。
然而,相連單位的設計和還原成本也較高。如果要將兩個單位打通,你需要考慮設計和裝修的成本。打通後,相連單位需要再次劃分為兩個獨立的單位以便出租或出售。這就是為什麼一些業主選擇購買相連單位,但不會打通它們,因為這樣可以吸引希望與家人住得近但又保有私人空間的房客。
在租屋客的角度,無論是大單位還是相連單位,都需要考慮價格是否合理,間隔是否舒適。打通的相連單位通常具有兩倍的廚房和浴室,但可能會減少其他的生活空間。
💡更多香港住屋小知識:
相關內容: 2023一文看清搬家禁忌習俗及入伙儀式
相關內容: 2023一文看清買樓租屋風水禁忌
相關內容: 2023一文看清差餉計算, 差餉豁免及差餉寬減

2023相連單位印花稅
印花稅對於只有一份樓契的「原裝相連」單位,印花稅與購買普通物業沒有太大的區別。但是,如果購買的相連單位涉及兩份樓契,則相對較為複雜,需要支付15%的從價印花稅。
例如,如果王先生以首次購屋者的身份購入自製相連單位,該單位由單位A和單位B組成,每個單位都有一份樓契。陳先生必須為單位A支付首次購屋者的印花稅(較低的稅率),而單位B則被視為第二個物業,需要支付15%的從價印花稅。
另一例子,我們將談論何先生,他對蔡先生擁有的兩個相鄰的住宅單位(單位A和單位B)非常感興趣,並打算向蔡先生提出購買建議。如果蔡先生在何先生購買之前,已經通過正式程序將單位A和單位B結合成一個單位,並且只有一份樓契,那麼這種交易不會涉及雙倍的印花稅。
然而,如果蔡先生的單位A和單位B沒有正式結合,並且各自擁有一份樓契,那麼情況就會完全不同。在這種情況下,何先生分別購買單位A和單位B將被視為兩筆獨立的交易,即使何先生打算將這兩個單位用於自己的住宅,他仍然需要向政府支付雙倍的印花稅。
因此,對於買家來說,購買”自製相連”的單位時,除了要注意單位的售價外,還需要關注樓契的問題,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。結論是,如果兩個相鄰的單位並未正式結合並只有一份樓契,則購買者可能需要支付雙倍的印花稅,即使這兩個單位將被用作自己的住宅。因此,購買者需要謹慎考慮此類交易,並尋求專業的法律建議,以確保他們不會因為漏看這些細節而多支付不必要的費用。
💡更多家居問題小知識:

2023相連單位按揭注意事項
無論是哪種相連單位,業主都可以向銀行提交按揭申請。銀行會根據物業的情況來做出決定。對銀行來說,原裝相連單位的按揭批准與單一物業的相同。一般來說,貸款額度為物業估價的70%。然而,如果一個相連單位包含兩份樓契,那麼銀行可能會分開評估每份樓契的物業價值,並分別給予70%的貸款。這可能會影響您的貸款額度和還款計劃。
對於自製相連單位的按揭申請,因為買家一次購入超過一個按揭物業,所以按揭上限可能會降低10%,這意味著業主需要支付更多的首期。在某些情況下,業主可能需要恢復相連牆,銀行才會提供按揭貸款。因此,在購買相連單位之前,業主應該先向銀行或按揭顧問詢問意見。
相連單位的法律風險
曾有人擁有兩個相連單位,他們有意將兩單位的分隔牆拆除,創造一個更大的大型單位,從而以更高的價格將其出售。分隔牆除了一部分由非結構性的磚塊組成外,其餘都是大樓的結構性部分。
儘管被告已獲得建築事務監督的批准拆除分隔牆,但原告管理公司向法院申請了禁令,阻止被告拆牆。法院裁定被告無權拆除整個分隔牆,原因是其結構性部分屬於大樓的公共部分;這個判決可能會讓許多人感到驚訝。由於管理公司支付法律費用是通過管理費,被告被命令按照補償原則支付聆訊費用。
公共部分是指不僅供單位業主使用,而且供整棟大樓的業主使用的部分。根據香港法例《建築物管理條例》,業主不能在未經業主委員會批准的情況下,將公共部分用於自己的用途。業主在使用公共部分時,也不能不合理地干擾大樓的其他業主,或對他們造成滋擾或危險。違反將被視為違反大樓公契,使大樓管理公司和/或其他業主有權採取行動,執行上述規定。
《建築物管理條例》將「公共部分」定義為「建築物的全部,但不包括在土地註冊處註冊的文書所指明或指定專供某一業主使用、佔用或享用的部分」和「(建築物管理條例)附表1指明的部分,但上述文書如此指明或指定的部分除外」。通常,樓宇單位業主可以從以下文件/法定條文中識別樓宇的公共部分:
- 該單位的轉讓契
- 大樓公契
- 《建築物管理條例》附表1
相關內容: 2023一文看清大廈公契與業主立案法團、物業管理公司關係
通常,轉讓給單位業主供其獨立使用的部分不會是公共部分。然而,轉讓契中的這種規定不一定是絕對的,因為轉讓契必須以大樓公契為準。大樓公契通常會有「公共部分」的定義,但可能並未詳細列出所有的公共部分;如果從轉讓契和大樓公契中仍然無法確定某部分是否為公共部分,最後可以參考《建築物管理條例》附表1。
相關內容: 2023一文看清土地註冊處功能、物業查冊及契約註冊
承重牆和非承重牆
《建築物管理條例》附表1列出了哪些是承重牆,因此,除非明確指出某部分不是承重牆,否則它將被視為公共部分。承重牆的定義是「支撐建築物的結構,包括屋頂、地板、樓板、天井、梁、柱、基礎和其他結構部件」。
非承重牆是指僅用於分隔空間,不用於支撐結構的牆。它通常由輕質材料如磚塊或石膏板製成,並且可以在不影響建築物結構穩定性的情況下移動或拆除。
正因為分隔牆的部分是承重牆,所以它被視為大樓的公共部分,而非單位的私有部分。因此,被告公司在未獲得業主委員會批准的情況下,不能將牆拆除。
業主在進行任何可能影響建築物的公共部分或結構的改變時,必須小心謹慎。任何這種改變都需要獲得業主委員會的批准,並可能需要獲得其他政府部門的批准,如建築物署。此外,即使業主獲得了所有必要的批准,他們也必須確保改變不會對其他業主造成不合理的干擾或滋擾。
*請注意,文章的內容並非法律意見,而只是對相關法律的一般介紹。如果你需要法律意見,應該尋求合格的法律專業人士的協助。
相關內容: 2023一文看清屋宇署、屋宇署圖則及屋宇署職責
相關內容: 2023低層單位伏位、優點與缺點全面睇
理想租屋體驗-服務式住宅
目前想租屋,除了租唐樓,私樓及工厦外,還可以考慮租服務式住宅。不僅環境給你家的感覺,租期靈活,質量有保障之餘,帶行李搬進去就能住。隨著疫情的持續,服務式住宅的租金都下降了,比以前要便宜,不失為租樓的理想選項。而且服務式住宅一般房型選擇比較多,任君選擇。有的單位可以開窗通風,有的房間有洗衣機,可以明火烹飪。
目前要找盤源也很方便,服務式住宅平台Owl Square Co-living遍佈香港核心地區,如熱門住宅包括中環服務式住宅、銅鑼灣服務式住宅、炮台山服務式住宅、鰂魚涌服務式住宅、灣仔服務式住宅 及跑馬地服務式住宅,九龍樞紐何文田服務式住宅,旺角服務式住宅,太子服務式住宅,佐敦服務式住宅等,所有服務式住宅單位的構建和設計,可適合任何家庭、朋友夾租或單身人仕,或可為閣下覓得安全舒適住處,安坐家中即可上網瀏覽海量單位。
💡更多服務式住宅小知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