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文詳解合規及違法劏房出租分別
香港住房供應緊張,住房問題越來越嚴重。許多人別無選擇,只能搬進去劏房。越來越多的劏房也導致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。劏房問題值得關注。根據政府統計處2016年公佈的人口普查數字,香港約有10萬人住劏房,每單位被平均分成三個半劏房,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只有56.5英尺,低於香港公屋75尺和一般家庭161.5尺的標準。目前,約有二十一萬人居住在劏房,每劏房平均住2.3人。
合規劏房式套房合法性
劏房即一套房子分成兩個或更多的小房間,多用於出租,以推高單位整體租金,爭取更為可觀的租金回報。部分劏房有獨立的廚房和衛生間,一部分必須和鄰居共用。如果大廈的公契容許將單位分間,而有關的改動又獲得屋宇署的批准,則分間是合法的,即“合規劏房”。合規劏房多位於唐樓,較新的樓一般在公契中禁止分割。
不過,在上環、尖沙咀等核心商業區,及沙田、大圍、大學附近,也有一些高質素屋苑,為了吸引經濟能力良好的辦公室職員和留學生,他們自己沒有能力租住整個單位,不惜毀約分割單位,以求租金回報更高。
合規的劏房,必須滿足消防安全、環境衛生、通風采光等嚴格要求,而且大部分劏房質量都不合格,甚至可以說是惡劣,所以合規劏房實在很少。大多數劏房環境惡劣,這引起了民生組織的關注,並敦促政府建立法規管劏房,並加密巡視舊樓,揭露違章劏房。
相關內容: 裝修期間住屋問題攻略
相關內容: 政府劏房租務管制新例新聞報導

違法劏房水電費濫收問題
違法劏房水電由業主代收,定價亦是由業主說了算,而不是直接交給水務署和電力公司。如果有獨立的水電錶,一般是按戶按表收費;如果沒有,就按照人頭平分。據社協2019年調查,受訪劏房家庭電費中位數為1.6元,水費為中位數為一度15元。
與中電的電費相比,約為0.90元,而水務署的水費則是首12立方米免費,之後以累進制計算,約為每立方米4至9元。劏房戶的水電費幾乎翻了一倍。近幾年政府陸續出台的水電費補貼,都是直接存進單位水電賬戶登記人,業主因而受益,而劏房住戶只能無奈地繼續支付高昂的水電雜費。
事實上,業主賺取差價可能是刑事犯罪。而中華電力有限公司、香港電燈有限公司和水務署都不會主動調查。租客不知道實際的水電費,給業主交水電費也不一定有收據作證。對於收入不高的基層單位來說,法律上追討業主的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卻步。
相關內容: 水費計算方法、查詢水費單及水費轉名教室
相關內容: 2022中電電費價目表
相關內容: 2002港燈電費價目表

合規劏房不會設置在工廈成為工廈劏房
除了常見的唐樓劏房,有的業主甚至把自己的工業樓改建,翻新,作為住房出租。對於業主來說,工業樓入場價低,不用交15%的雙倍印花稅,投資成本比住宅低。對於租客來說,工廈劏房比較寬敞,有獨立的水電錶,劏房租金亦相宜,所以也有價有市場。
但是工廈劏房違反建築用途是絕對違法的。荃灣以前有工業大廈工廈劏房突然被封了,租客需要馬上搬出去,他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,不知道該何去何從。